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和自然資源部分別印發了有關構建國土空間規劃、全面推進“多規合一”的相關意見和通知。基于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的現實需求,李雪博士從以下幾方面講解了全域旅游助推”多規合一”突破思路:
1、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推進“多規合一”是破解多種發展制約難題的現實需求。
首先是理順規劃體系的現實需求。現行的規劃體系亟需具有統籌觀、全局觀、科學性、可操作性、權威性和穩定性的規劃,來指導、約束各專項規劃,從而推動實現經濟、社會、生態的協調、可持續發展。其次是推進規劃落地的現實需求。據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統計,各級政府需編制的規劃達83種。龐大的規劃體系與地方轄區范圍及調控手段之間的矛盾,致使一些地方總體規劃泛泛而談、專項規劃貪大求全,各類規劃難以落地。第三是,優化資源配置的現實需求。“規劃失誤是最大的浪費,規劃折騰是最大的忌諱”,某些規劃的科學性欠缺,致使城市建設與產業布局、人口流動相脫節,造成嚴重資源浪費。
2、全域旅游是深化和實踐多規融合的新思路。
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旅游專項規劃,應在區域主導功能劃分時,主動對接、推動國土空間規劃。與傳統旅游發展模式相比,全域旅游重在統籌規劃、協調發展,是以旅游業為優勢主導產業,帶動乃至統領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一種區域旅游發展模式,強調社會資源和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都要緊密圍繞旅游業展開。從規劃角度來講,全域旅游將整個區域作為旅游景區來規劃建設,通過對區域旅游資源、相關產業、環境風貌、公共服務、文化休閑、配套設施等要素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構建區域可持續的旅游產業體系,實現區域綜合發展,是整合型、全過程的管理行為。在全域旅游發展理念指導下,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在全域旅游示范區域旅游產業助推“多規合一”具有可行性和現實基礎。
3、全域旅游助推“多規合一”面臨著阻力。
一是部分地區對全域旅游內涵認識不夠,抑制了全域旅游在統籌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潛力釋放。二是法律法規不完善,限制了全域旅游在“多規合一”改革中的話語權。三是條塊分割的規劃管理體制,束縛了全域旅游在“多規合一”中的協調作用。
4、在新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全域旅游應主動調整對接,進而助推“多規合一”。
一是要夯實全域旅游地位,形成發展共識。二是要健全法律法規,提升全域旅游話語權。三是要主動調整現有旅游相關規劃體系,銜接國土空間規劃。四是有序推進,實現以全域旅游為主導的文化和旅游要素向國土空間規劃的完全滲透。五是實施全域旅游助推“多規合一”的經驗推廣工程。
(注:本文來自網絡轉載,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