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時期(2026-2030年)是我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關鍵五年。“十五五”鄉村規劃的核心思路,是在“十四五”基礎上,推動鄉村發展從“基礎整治”邁向“系統重構”和“價值創造”,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全面振興目標。其總體思路可概括為“一個核心目標、五大戰略重點、三重保障機制”。
一、核心目標與總體導向
“十五五”鄉村規劃的總體目標是:到2030年,鄉村全面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邁上新臺階。具體體現在:
?糧食安全根基更加穩固,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 鄉村產業更加興旺,實現全鏈條升級。
? 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目標縮小至2.2:1以下)。
? 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基礎設施更加完備,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升。
? 在東部發達地區和中西部具備條件的大中城市郊區,鄉村率先基本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將始終堅持城鄉融合發展的根本路徑,把縣域作為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切入點。

二、五大戰略重點
“十五五”規劃著重在以下五個方面發力:
1、筑牢糧食安全底線,發展高次農業
這是鄉村規劃的頭等大事。核心是“藏糧于地、藏糧于技”:
? 藏糧于地:嚴守耕地紅線,堅決整治亂占、破壞耕地行為。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提質工程,有序恢復耕地,提升耕地質量。
? 藏糧于技: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開展種業振興行動,攻關核心種源。推廣智慧農業(如無人機巡檢、AI病蟲害識別、數字農業基地),發展現代設施農業。
? 發展高次農業:推動農業向高附加值、全鏈條升級,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暢通供應鏈(“三鏈同構”)。樹立“大農業觀、大食物觀”,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
2、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促進三產融合
目標是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做好“土特產”文章,把產業鏈的增值收益更多留給農民。
? 特色產業集聚:立足資源稟賦,打造“一縣一業、一鎮一特、一村一品”格局,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農村電商、鄉村服務業等新業態。
? 深化三產融合:以農產品加工業為重點,建設加工產業園和縣域冷鏈物流中心。發展“農業+”模式,如農文旅融合(農耕研學、非遺體驗)、工農聯動(預制菜、生物基材料)。
? 培育新動能:探索低空經濟(無人機物流、低空旅游)、數字賦能(智慧農場、直播帶貨)等新產業賽道。
3、有序推進鄉村建設,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核心是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從“整治”向“提質”深化。
? 基礎設施提檔升級:推動農村公路、供水、供電、通信網絡全面升級,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實現5G網絡全覆蓋。
? 人居環境整治深化:重點推進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生活污水治理和“廁所革命”后續管護,建立健全長效治理機制。
? 公共服務均等化:優化教育、醫療、養老等公共服務,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向村覆蓋、往戶延伸。
4、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建設生態美麗鄉村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始終。
? 農業綠色發展:推廣綠色生產技術,減少化肥、農藥施用,發展生態循環農業,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生態環境改善:加強生態保護修復,實施重大生態系統保護工程,防治農業面源污染。
? 生態價值轉化:探索GEP核算體系,發展碳匯交易、林下經濟等,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和生態保護補償制度。
5、繁榮鄉村文化,提升鄉村治理水平這是鄉村振興的“軟實力”。
? 文化振興:保護傳統村落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育文明鄉風,持續推進移風易俗,治理高額彩禮等突出問題。
? 治理有效:堅持黨建引領,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推廣積分制、清單制等治理方式,推動數字技術賦能鄉村治理。
三、差異化的實施路徑
“十五五”規劃強調因地制宜、分類推進,不搞一刀切村莊大致分為四類:
| 村莊類型 | 發展重點與路徑 | 政策抓手示例 |
| 集聚提升類 | 重點強化產業發展,改造提升基礎設施 | 現代農業產業園、產業融合項目 |
| 城郊融合類 | 重點推動城鄉一體化建設,承接城市功能外溢 | 產城融合示范區、城鄉改革試點 |
| 特色保護類 | 重點保護傳統文化和特色風貌,改善基礎設施 | 傳統村落保護、歷史文化名村 |
| 搬遷撤并類 | 有序實施搬遷,保障民生就業,做好生態保護 | 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生態補償 |
四、支撐與保障機制
為確保規劃落地,“十五五”時期將強化三重保障:
1.人才支撐
破解鄉村人才瓶頸是關鍵。
? 培育本土人才:實施高素質農民培育計劃、“頭雁”項目、農村實用人才培訓。
? 引導人才回流:鼓勵大學生、退役軍人、返鄉農民工等回鄉創業就業,完善人才服務和激勵政策。
2.改革與政策創新 用改革激活要素。
? 土地改革:穩妥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深化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探索“點狀供地”等靈活用地方式。
? 金融創新: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引導社會資本下鄉。發展供應鏈金融、農業保險,設立鄉村振興基金。
3.數字賦能 將數字技術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 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平臺,推動政務服務和治理能力數字化。
? 發展農村電商,培育本土網紅,促進農產品上行。
綜上所述,“十五五”鄉村規劃的總體思路可以概括為:
以城鄉融合發展為路徑,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以提升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水平為重點,通過科技賦能、改革驅動和數字創新,因地制宜、分類推進,最終實現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全面振興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