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特色小鎮打造成為轉型升級的新載體,推進“產、城、人、文”有機結合。按照產鎮融合模式,推進古鎮燈飾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建設。
將特色小鎮打造成為轉型升級的新載體,推進“產、城、人、文”有機結合,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一項重要的內容。11月23日,市發改局副局長劉登告訴記者,目前第一批18個特色小鎮建設發展規劃均已通過專家及部門聯審,總體進展順利。今年中山市安排6000萬元專項資金推進特色小鎮建設,除用于前期工作外,其中大部分將以“獎補”方式用于鎮區開展特色小鎮建設。
燈飾特色小鎮加快創意轉型
“今年燈光文化節,燈光景點比往年更有科技含量和藝術感,我陪家人朋友,前后看了3次。”昨日,市民區先生回憶起古鎮燈飾特色小鎮剛結束不久的燈光文化節,意猶未盡。這屆燈光文化節7天吸引觀眾達218.5萬人次,比上一屆增長了近15%。
以特色小鎮建設為新載體,古鎮鎮正加快轉型升級。據介紹,今年燈光文化節,新搭建可噴射 160 米高的 “3D 音樂噴泉”,首次將全息投影技術應用于景觀照明,14個大型燈光景點,53 個燈光小品,均為“古鎮創造”的燈光藝術,全方位展示古鎮鎮燈飾產業、燈光效果及其旅游文化的獨特魅力。今年第20屆燈博會,古鎮龍頭燈飾企業還抱團,成立“古鎮燈飾品牌聯盟股份有限公司”,一起揚帆出海,塑造全球品牌。通過燈博會和燈光文化節,燈飾特色小鎮正逐步形成獨特的旅游文化和大眾品牌影響力。
前10個月實現固投36.15億元
據劉登介紹,今年以來,市發改局正按照今年市政府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的“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跨越”的目標要求,推動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全面鋪開。在規劃先行方面,目前各特色小鎮建設發展規劃均已通過專家及部門審核。在打基礎方面,相關部門已陸續出臺實施意見的配套政策或制度,逐步形成“1+N”政策體系。
今年,中山市特色小鎮建設屢獲國家和省級“金字招牌”。繼去年古鎮特色小鎮成功入選第一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后,今年8月份,大涌中國紅木文化旅游特色小鎮順利入選國家住建部公布的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東升國際棒球小鎮順利入選國家體育總局公布的運動休閑特色小鎮試點名單,古鎮燈飾特色小鎮、大涌中國紅木文化旅游小鎮、小欖菊城智谷小鎮成功入選廣東省特色小鎮創建工作示范點名單。
據初步統計,第一批市級特色小鎮今年前10個月在建項目達58個,實現固定資產投資36.15億元;2017年新動工項目32個,前10個月市級固定資產投資18.41億元。第一批市級特色小鎮2017年計劃簽約引進企業50家。
安排6000萬資金進行“獎優”
劉登表示,今年內將繼續重點圍繞“打基礎”做好首批特色小鎮各方面工作,抓緊完成各項前期工作,加快新動工項目的建設,鞏固特色小鎮建設良好狀態,為“三年見成效”夯實基礎。接下來將抓緊完成第一批市級特色小鎮建設發展規劃上報市政府審定和印發工作。同時將按《實施意見》加快制定特色小鎮年度考核制度,加大支持建設情況排名靠前的特色小鎮,并對排名靠后的特色小鎮實施黃牌警告或淘汰機制。
據透露,今年市財政已安排特色小鎮發展專項資金6000萬元,其中大部分將用于特色小鎮獎補。市發改局將根據各特色小鎮建設情況和進度,以獎補方式支持鎮區推進特色小鎮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