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形成新增長極的重大國家戰略,產業協同一直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重點突破領域之一。經過京津冀三地主動作為、共同努力,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涌現出一批具有代表性、創新性的典型案例,積累了許多寶貴經驗。其中,以合作園區為載體,共建共管的模式成為重要的創新舉措。該模式的特點是三地秉持共建共管共享理念,堅持互惠互利共贏原則,打破自家一畝三分地思維,以開發區、產業園區為載體,實施園區共建、收益共享,并以合作園區為試點開展跨區域體制機制創新突破。
案例三
共建共管共享 促進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
2014年5月,北京市經信委(現為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與市食藥監局會同河北相關部門共同啟動“促進京津冀區域協作、完善首都生物醫藥產業鏈”專項工作,擬充分利用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機遇,在北京周邊選址建設北京生物醫藥專業園,為京藥企業提供上游化學原料藥及中藥提取生產環節配套服務,促進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健康發展。
先期考察摸底,園區同臺比武
專項工作啟動后,市經信委與市食藥監局組成聯合工作小組,按照“組團入駐、統一規劃、集中管理”的原則進行產業布局,并針對企業協同發展需求開展調研,對全市有協同發展需求的各類生物醫藥企業進行初步摸底,了解企業產品、產量及用地需求。
組團入駐 統一規劃 集中管理
完成初步調研摸底后,北京市召集了全市全部化藥和中藥生產企業120余家進行了政策宣講,并進一步邀請具備承接產業轉移能力和意愿的開發區做園區推介“同臺比武”。經過組織企業實地考察、座談咨詢,最終選址滄州渤海新區。
開展合作簽約,促成園區落地
2014年11月17日,市經信委會同市食藥監局與河北省工信廳進行了正式工作對接,商定兩省市共同建設“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并組織項目簽約儀式。
共建 共管 共享
2015年1月19日,簽約儀式舉行,市經信委與河北省工信廳簽署戰略框架協議,“共建、共管、共享”打造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
2015年4月11日,首批開工的10個項目同期舉行現場奠基。
截至2023年底,滄州醫藥園累計引進北京企業36家,落地北京項目49個,原料藥、中藥、核酸中間體及醫用包裝材料品種62個,投產原料藥產品近100個。園區匯聚了一批龍頭引領企業和上市公司知名醫藥企業,已成為河北省省級原料藥集中生產基地。
秉持共建共管共享,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北京?滄州渤海新區生物醫藥產業園在建設和運營過程中堅持“共建共管共享”的理念,實施醫藥領域異地監管等制度創新,為產業協同破除阻力。
共建是指京冀雙方合作選址,規劃建設生物醫藥專業園區,引入北京高端產業園區建設管理理念,滄州方面成立專項工作小組梳理企業入駐和項目建設流程,優化企業服務,推進項目快速落地。
共管是指北京市食藥監局對園區實行異地監管,外遷企業無需面臨繁瑣的藥品轉移審批、注冊手續;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與園區管委會建立定期溝通機制和重大事項協調機制;北京醫藥行業協會設立滄州分會,幫助園區管委會加強生產監督管理。
共享是指尊重企業意愿在當地設立分支公司,按照規定可以將部分工業產值和稅收留在當地,以此支持帶動河北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