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發布《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智能建造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政策引導激發新質生產力,推動建筑業轉型升級。
未來,副中心將構建智能建造“3+3+N”產業發展體系,即依托中部張家灣設計小鎮、北部中國建研院通州研發基地、南部裝配式建筑產業園3個重點片區,聚焦數字設計與信息技術服務業、裝配式建筑、工程智能裝備制造3個重點方向,通過N項政策扶持引導,推動智能建造及其關聯產業加快成型,累計產值力爭突破千億大關。
為此,《行動計劃》制訂了7個方面、21項重點任務。
在標準體系方面,副中心將聚焦核心技術環節、創新交付模式、高效審批路徑、評價管理辦法四個維度,探索智能建造產業標準化路徑,推動快速、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項目推廣方面,重點圍繞新建房屋建筑工程、城市更新項目開展全過程創新實踐,同時引導大型市政基礎設施及各類小微工程參與拓展應用場景。對采用智能建造方式的試點項目將給予綠色金融等政策優惠。
在產業生態方面,副中心將著重拓展數字設計與信息技術服務業、智能工程裝備制造等細分領域,大力支持在人工智能、元宇宙等前沿創新方向開展交叉融合,強化關鍵共性技術研發合作。同時,為智能建造特色企業提供管家式、定制化服務。
在空間布局方面,以環球建筑科創中心、未來設計園、中國建研院通州研發基地、裝配式智能工廠等重點項目為抓手,推動“一核兩翼”規劃布局落地。
在基礎設施方面,重點打造智能建造領域的產業互聯網平臺,推動數據“上云”、服務“上線”,塑造建筑業新型商業模式。
在綠色發展方面,明確在政府投資或政府主導的新建項目中全面推行裝配式建筑,推廣基于BIM的組合式、模塊化設計。利用綠色建筑、低碳建筑等典型場景,搭建智能建造仿真分析服務平臺,引導建造階段BIM數據向運維階段延伸賦能,培育壯大數字仿真技術應用市場。
在特色品牌方面,將集中張家灣設計小鎮區域資源優勢,打造智能建造“創新實踐基地”和“設計師樂園”,為企業提供創新發展土壤,為設計師營造開放、智慧、活力、未來的專屬“家園”。
區住房城鄉建設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行動計劃》的發布,通過技術變革和產業升級,未來建筑行業將實現更加高效、集約、智慧、綠色的生產方式。同時,智能建造產業特有的跨領域交叉融合特征也將為相關行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促進上下游產業鏈高質量協同發展。下一步,副中心將加大支持力度,制定專項政策措施,為智能建造產業持續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