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8日, 住建部再次公布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 河北省有8個, 其中保定市有2個。根據專家評審意見, 發現存在不少問題, 其中主要是“產城人文”融合問題。由此提出要深入推進保定小鎮建設的學理研究, 完善“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發展措施, 推進保定特色小鎮快速發展。
一、河北省第二批國家級特色小鎮名單
繼2016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首批127個全國特色小鎮名單后, 2017年8月28日, 住建部再次公布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名單, 認定北京市懷柔區雁棲鎮等276個鎮為第二批全國特色小鎮。
第二批公布的特色小鎮名單中河北省有8個, 分別是衡水市棗強縣大營鎮、石家莊市鹿泉區銅冶鎮、保定市曲陽縣羊平鎮、邢臺市柏鄉縣龍華鎮、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化皮溜子鎮、邢臺市清河縣王官莊鎮、邯鄲市肥鄉區天臺山鎮、保定市徐水區大王店鎮。
二、從專家評審意見看特色小鎮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匯總專家評審意見, 我們發現河北省入圍第二批特色小鎮的雖然有一些特色, 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值得我們注意的問題。總體來看, 特色小鎮存在未能很好地實現“產城人文”融合四位一體發展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 存在編制規劃缺乏, 質量有待提高完善的問題。
河北省入圍第二批特色小鎮的8個特色小鎮中, 有6個特色小鎮專家評審意見都是盡快編制規劃, 提升編制質量。這說明河北省在特色小鎮發展方面普遍存在編制規劃缺乏, 質量有待提高的問題, 這不利于未來特色小鎮發展。
(二) 存在鎮區與園區、新鎮與舊鎮如何協同發展的問題。
河北省入圍第二批特色小鎮的8個小鎮都是“建制鎮”模式。因此, 在特色小鎮發展過程中存在著鎮區與園區、新鎮與舊鎮如何協同發展的問題。如, 專家評審意見中指出, 保定市徐水區大王店鎮要處理好鎮區與園區的關系, 實現服務設施共享, 避免新老鎮區各自為政。
(三) 存在鎮區環境需要不斷整治和生態環境需要提升的問題。
特色小鎮要按照特色宜居的要求建設。從專家評審意見中可以看出, 河北省這8個特色小鎮普遍存在鎮區環境整治和生態提升問題。比如, 衡水市棗強縣大營鎮要加強對老鎮區的環境整治;石家莊市鹿泉區銅冶鎮應加強鎮域村莊環境整治,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保定市曲陽縣羊平鎮要加強對鎮域生態環境的修復, 可將雕刻藝術運用于采石場的山體修復, 打造巨型“雕刻墻”;邢臺市柏鄉縣龍華鎮要整治鎮區環境, 提升整體風貌;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化皮溜子鎮要求加強老鎮區的功能提升和環境整治;邢臺市清河縣王官莊鎮需要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 加大生態基礎設施建設;邯鄲市肥鄉區天臺山鎮要合理確定養生養老產業的服務對象, 嚴禁房地產化;保定市徐水區大王店鎮鎮區建設要保持宜人的空間尺度, 防止照搬城市修寬路、建高樓的做法。
(四) 存在產城融合不足, 房地產化、園區化的問題。
河北省這8個特色小鎮總體能夠體現自身特色, 但深入分析發現都普遍存在產城融合不足的問題。衡水市棗強縣大營鎮研究皮革行業的發展, 延伸產業鏈, 提升產業發展水平。石家莊市鹿泉區銅冶鎮開展老鎮區整治和提升工作, 實現產鎮融合發展。保定市曲陽縣羊平鎮豐富雕刻產業的內涵與外延, 可通過展覽展示、文化傳播、教育、體驗等方式延伸產業鏈。將雕刻藝術較好地應用于小鎮建設中, 塑造突出產業特色的建筑風貌, 建設貼近生活、貼近工作的綠地等公共空間。邢臺市柏鄉縣龍華鎮加強產業研究, 用好外來企業的產業發展經驗。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化皮溜子鎮合理確定文旅項目規模和運營模式, 確保集約節約利用土地, 并有效帶動周邊的鄉村旅游發展。邢臺市清河縣王官莊鎮發揮特色產業的帶動作用, 促進產鎮融合發展。邯鄲市肥鄉區天臺山鎮創新體制機制, 探索特色小鎮的專業化運營模式。
三、推進保定特色小鎮快速發展的政策建議
根據專家評審意見匯總河北省特色小鎮存在問題, 結合保定市特色小鎮發展實際, 就推進保定市特色小鎮“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發展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一) 深入推進保定小城鎮建設的學理研究。
要基于“產城人文”融合視域對特色小鎮建設展開系統研究。
1、厘清理論, 提升特色小鎮學理研究層級, 建立權威性理論話語體系。
要應用國內外成熟的城鎮建設理論與研究方法, 去分析總結目前我國小城鎮建設經驗, 實現理論創新和方法創新, 建構起保定特色的小城鎮建設理論與方法。既要厘清“小城鎮”、“小城市”、“特色小鎮”、“特色小 (城) 鎮”、行政建制鎮和產業園區等相關概念, 又要梳理、分析和找出支撐“特色小鎮”研究的既有理論與方法, 更要創建基于“產城人文”融合針對特色小鎮研究的研究范式和實踐導則, 使得理論與實踐有效地結合。
2、著眼保定智庫服務, 為特色小鎮建設提供有益政策建議。
圍繞“產業、城市、人居、文化”融合角度, 就特色小鎮建設過程中“產城人文”四個維度的辯證關系、融合方式、路徑進行研究, 對新常態下特色小鎮發展模式的系統探索, 以期加快推動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步伐。要對保定特色小鎮的規劃、建設的演變趨勢以及空間分布格局進行分析, 掌握特色小鎮的發展現狀和時空演化規律, 明確其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衡量特色小鎮空間分布的差異性, 如地理類型、區位特征、就業特征、鎮區人口等指標, 對特色小鎮的特征、顯著性等進行描述, 明晰不同區域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發展模式。
3、契合保定城鎮化發展, 建立特色小鎮研究范式。
保定已經進入城市化發展的快車道, 而城市化進程中的關鍵舉措是大力推進中小城市 (城鎮) 的建設步伐, 大力開展特色小鎮的研究與實踐推進正當其時。選擇有代表性的區域進行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案例分析和典型調查, 以揭示不同地域特色小鎮發展模式差異的深層次影響因素, 發現當前特色小鎮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伴隨保定城市 (鎮) 化快速發展, 小城鎮發展已經成為推進保定各城市化優化發展的關鍵節點, 傳統的農村小城鎮、農村集鎮面臨升級或轉型式發展, 盡快實現從傳統農業社區向當代城市社區的跨越。
4、為保定特色小鎮發展提供模式選擇的研究。
特色小鎮是伴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新生事物。依托特色小鎮建設, 探索推進“小城鎮大發展、小區域大平臺、小空間大集聚、小載體大創新”的城市新空間發展思路, 建設“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現代化開放型小鎮, 是“自上而下”的頂層設計與“自下而上”的基層探索相結合推進新型城鎮化的有效路徑。要研究保定各地區如何在“產業、城市、人居、文化”四位一體融合的視域下, 尋找符合地域定位的特色, 如何規劃、建設特色小鎮的方式方法。通過分析特色小鎮發展的模式特征和存在的問題, 探討不同地域特色小鎮的發展所遵從的規律, 針對不同地域提出不同特色、不同類型的特色小鎮路徑選擇和布局模式。
(二) 完善“產城人文”四位一體發展措施
1、規劃先行, 提升編制規劃質量。
各特色小鎮在開展策劃規劃編制過程中要注重把握六個方面重點:一是理解特色小鎮的內涵, 將產業做大做深做強做長, 將傳統文化發揚傳承光大;二是聚焦某個產業細分、傳統文化特色, 突出“小”和“特”;三是增加小鎮內部各項目間關聯度;四是進一步融入新的理念;五是放眼全市、全省、全國甚至全世界, 更加開放和包容;六是盡量避免發展雷同, 做到錯位發展。特色小鎮規劃不是簡單的小城鎮規劃, 更不是城市規劃的照搬, 而是以特色為導向、嚴控規模、高標準建設的綜合性規劃, 應注重建設性和可實施性。
2、協同發展, 處理幾個相互關系。
河北省入圍第二批特色小鎮的8個小鎮都是“建制鎮”模式。因此, 在特色小鎮發展過程中要處理好鎮區與園區、新鎮與舊鎮的關系, 實現服務設施共享, 避免新老鎮區各自為政。
3、整治環境, 提升宜居服務水平。
特色小鎮要按照特色宜居的要求建設。一要加強對老鎮區的環境整治、加強鎮域村莊環境整治,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二要加強對鎮域生態環境的修復, 整治鎮區環境, 提升整體風貌;三要完善公共服務設施配套, 加大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四要保持宜人的空間尺度, 防止照搬城市修寬路、建高樓的做法, 嚴禁房地產化。
4、產城融合, 避免幾個不良傾向。
特色小鎮建設要避免房地產化、空城化等不良傾向, 實現產城人文融合發展。一要延伸產業鏈, 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開展老鎮區整治和提升工作, 實現產鎮融合發展。豐富產業的內涵與外延, 可通過展覽展示、文化傳播、教育、體驗等方式延伸產業鏈;二要合理確定文旅項目規模和運營模式, 確保集約節約利用土地, 并有效帶動周邊的鄉村旅游發展;三要創新體制機制, 探索特色小鎮的專業化運營模式。(作者:劉政永 孫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