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最近發展特色小鎮已經成為了我國城鄉規劃的熱點名詞。特色小鎮最早由浙江省提出。是浙江省基于對產業轉型發展,破除城鄉二 元化結構,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需求而提出“以新理念、新機制、 新載體推進產業集聚、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的發展政策。2016年中央決定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培育特色小鎮工作,到2020年將培育1000個 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 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的特色小鎮。此后全國各地紛紛出臺政策和 規劃力推特色小鎮,一時間特色小鎮遍布大江南北。
二、特色小鎮的優勢
1.破除城鄉二元化結構。目前我國的城鄉二元化結構依然突出, 集中表現在城市無論在產業集聚、人居環境、基礎設施、人口聚集、 經濟發展、科教文化等方面遠遠強于鄉村地區。大力發展特色小城 鎮,有助于發展特色小鎮經濟產業,提高小鎮經濟發展能力,帶動小 城鎮及小城鎮周邊的居民就地就業、改善他們的居住環境。同時特色 小鎮的發展對于我國城市群及城市群級別分布具有較強的補充作用。 目前我國城市呈現出特大城市部分均勻,但中小城市數量明顯不足的 現狀。這一結構特點限制了城市群的合理發展。大力發展中小城市尤 其是小城鎮對城市群發展具有良好的補充作用。
2.轉型新產業,提升周邊產業帶動作用。特色小鎮的產業選擇并 不是“一哄而上”的求大求全,而是有針對性的選擇一個優勢產業, 進行培育升級發展壯大。傳統的產業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或多 或少出現不同的適應性問題,急需轉型發展。特色小鎮的產業就是在 原有優勢產業的基礎上進行整合創新,發展拓展,輔以相關產業配套 及服務配套。承載的產業通常更具創新性,使得原來單一落后的產業 改造成基有優勢的特色產業。同時依托新的有特色的產業,拓展產業 鏈條,形成產業規模,提高周邊地區的輻射帶動作業,為大量農村人 口城鎮化提供體面的工作機會。
3.提高人居環境,保護生態環境。特色小鎮建設的根本落腳點是 為廣大鄉鎮居民創建良好的人居環境。長久以來,我國鄉鎮地區的基 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發展情況不容樂觀,歷史欠賬較多。大力發展 特色小鎮特色產業,就是要以發展產業為契機,對基礎設施和公共服 務設施進行大力的先期投入,讓整個特色小鎮達到生活便利,環境優 美,建筑外觀形式優美,功能布局合理的人居空間,大大提高小鎮居 民的生活環境,提高他們的生活品味,從而增強小鎮居民的歸屬感, 真正使得這部分居民能夠就近市民化,體面的市民化。實現小鎮的經 濟、產業、文化、環境的有機融合。
三、大力發展特色小鎮需注意的問題
1.控制規模,集約打造。特色小鎮面積一般在3平方公里左右, 核心建設區域約為1平方公里,總投資大概在50億左右。可以看出特 色小鎮的規模是相對較小的,與以往城鎮建設大拆大建的模式有根本 區別。規模的大小服從于三個原則:經濟原則、需求原則、集約原則,不應一味的求大求新求異,應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合理發展小鎮 規模,嚴格控制土地利用,避免陷入土地財政的誤區,造成浪費。只 有這樣特色小鎮才能利用充分資源,便于管理和調整產業策略,符合 集約化原則,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2.因地制宜,抓好產業特色。找準有特色的產業是建設特色小鎮 的核心所在。由于特色小鎮的規模限制,選擇產業時應避免大而全, 而要特而強。目前特色小鎮的標準是“一鎮一業”,“一鎮一特”。 首先,選擇產業應該根據小鎮自身情況和已有的優勢產業找準特色產 業,盡量避免“憑空制造”新產業。其次找準特色產業之后,要對特 色產業的“特色”進行再加工,再潤色。摒除特色產業落后、僵化、 陳舊的部分,發展、拓展、創新、融合讓特色產業更加具有競爭力。 在選擇產業時,要充分分析市場,避免“千鎮一面”同質競爭。即便 主攻同一產業,也要差異定位、細分領域、錯位發展,不能喪失獨特 性。最后在拓展產業寬度時,要注意產業間的有機融合,不應機械疊 加,不能“散而弱,要“聚而強”。拓展特色產業內涵時,注意三產 有機融合,注意環保、健康、旅游、時尚、研發、加工、銷售、金融 方面的產業延伸。圍繞特色產業做大,做強,擴寬其產業內涵,延續 經濟產業鏈。
3.保護好歷史文化與生態環境。特色小鎮是制度、產業、經濟、 人文、環境、五位一體的小鎮,缺一不可。開發培育特色小鎮過程 中,往往容易重建設,輕環境,甚至由于各種原因會破壞自然資源, 讓步于物質建設。在特色小鎮的開發建設過程中,尤其是以加工制造 業為主的特色小鎮,要堅持建設與保護環境并重,不能只重建設建 筑,輕視環境的保護,尤其是小環境小空間的改造。其次在建設培育 過程中對小鎮特有的歷史景觀風貌要格外的重視。對其具歷史人文景 觀風貌多加已利用,形成獨有的特色,延續歷史文脈。小空間的景觀 設計、建筑風格、功能布局等應在統一規劃的前提下,有目的建設與 改造,使其能夠形成小鎮的風格特色,提升環境品質。
四、結語
特色小鎮是我國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提出具有戰略意義的城鄉空間與發展解決方案。它在改善我國城鄉二元化,補強中小城市發 展、改善創新原有落后產業,擴大農民就地就業,保持良好生態環境 與人文環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它的核心是差異化、生活 化、小空間化,在建設過程中要重視長期效益,要有耐心,避免急功 近利,精工細作,以工匠精神打造百年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