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OD理念是以生態保護和修復為基礎、以特色產業運營為支撐、以區域綜合開發為載體的開發模式。通過對城鎮近郊生態修復及康養資源開發的分析,提出在城鎮近郊實施保護與開發的基本策略。進一步討論基于EOD理念的城鎮近郊養老社區體系構建,包括產業體系、空間體系、服務體系和保障體系等多方面。最后,提出針對性的實施策略,包括生態基底的修復、醫療和大健康產業的導入、環境和產業資源的優勢利用、適老化設計和產業開發路徑等,推動EOD導向下的康養產業發展和養老社區建設。
一、EOD導向下的城鎮近郊生態修復及資源開發
1.1 城鎮近郊的生態基底修復
城鎮近郊的生態基底是城鄉規劃中的生態基礎設施,是以城鎮區域的規劃手段實現點—線—面的生態要素系統,并形成生態空間網絡。具體而言,是城鄉區域中保護和修復的自然和人工生態支撐系統,主要包括河湖水系、濕地、森林、野生動物棲息地、自然保護區、生態綠廊等自然生態支撐系統,也包括農田、林園、種植園、公園等人工生態支撐系統,是能夠提供良好空氣和水資源,并對當地居民健康和生活質量提供環境貢獻的綠色生態網絡。城鎮近郊生態基底的保護和修復是EOD導向下的基礎環節,也是EOD類項目落地的充分必要條件。
1.2 城鎮近郊的康養資源開發
城鎮近郊可利用的康養資源豐富,既包括優美的自然環境資源、良好的生態景觀資源,還包括當地鄉村空間孕育出的鄉土文化資源。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城鎮近郊區域還出現了大量的閑置宅基地和閑置農宅資源。對于城鎮近郊的康養資源,可開發方式也多種多樣,主要有休閑旅游型鄉村、田園康養綜合體、村落式養老基地、度假康養社區、綜合性養老會所等多種開發形式,以上開發形式所服務的對象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體。
1.3 EOD導向下的城鎮近郊生態修復及資源開發
EOD理念的核心是以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通過對城鎮近郊自然和人工生態支撐系統的保護和修復,在區域綜合環境顯著提升的前提下,產生環境溢價并將收益較好的醫療大健康關聯產業導入該區域之中,推進區域健康產業發展。充分利用生態修復和產業導入所形成的資源優勢,帶來康養人群的聚集和地方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形成經濟價值內部化。因此,EOD導向下的生態修復絕不是“一刀切”的禁止開發,也不是盲目的限制開發,是帶著產城融合理念的“智慧開發”,具體的EOD型開發策略如圖1所示。

圖1 EOD開發策略保護與開發示意圖
二、EOD理念下城鎮近郊養老社區體系構建
2.1 產業體系構建
養老產業屬于銀發經濟,是老年人市場需求增長而形成的產業,隨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養老需求和潛在的購買能力將帶動可觀的市場消費,未來10年養老產業也將進入高速發展期。醫療健康、理療康復、康養地產、養老服務等產業將會迎來規模龐大的消費需求。通過提升城鎮近郊的生態環境,將醫療大健康產業導入區域之中,利用核心醫療資源產生的吸附效應,形成康養產業配套集群,進而打造EOD型養老社區。通過康養產業本身所產生的價值,反哺生態環境治理,形成產業正向循環,達到“產城融合”目標,EOD型養老產業體系構建如圖2所示。

圖2 EOD型養老產業體系構建
2.2 空間體系構建
EOD型養老社區空間體系的構建主要包含居住空間、醫養空間和交往空間三個方面。居住空間在功能上要滿足老年人日常起居的私密性和養老護理的完整性,在居住品質上應與城市養老社區無差異,甚至從老年人居住心理體驗上要高于城市養老社區。醫養空間一方面要滿足老年人醫療康復方面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需要進行適老化設計,完善醫療康復空間的無障礙設計和公共空間視覺上的可達性。交往空間不僅包含多樣化的日常生活體驗空間,還可以借助自然景觀、地域文化、鄉土情懷等特色服務,形成如園藝種植、創意農業、手工作坊、休閑康養等多重生活空間營造。
2.3 服務體系構建
養老服務作為EOD社區養老體系的最核心內容,承載著集醫療保健、康養休閑、文化游娛、心理慰藉等多項服務。根據老年人的健康護理、人際交往、價值實現、緩解孤獨等多方面需求,結合養老產業的發展與老年人群的消費需求,對相關服務人員進行思想教育及相關專業技能培訓,提升康養服務體系的完整性和系統性。并努力提升餐飲服務、住宿服務、老年人護理服務等方面的能力與水平。
2.4 保障體系構建
老年人在城鎮近郊養老,不僅要求近郊配置完善的各類基礎設施,配套齊全的公共服務設施,還需要當地政府的EOD政策支撐,構建相關養老產業標準和規范,完善相關醫療保障制度并與城鄉統籌的福利制度相契合。
可通過出臺一些優惠政策,由地方政府牽頭創建投資平臺吸引和鼓勵社會資本參與,綜合考慮地方政府、平臺公司、社會資本方的項目回報機制、市場風險控制能力和良性的退出機制,以保證社會資本方的權益。由于EOD類項目和養老類項目均具有鮮明的政策導向性,通過爭取財政補貼、政策性貸款相結合的融資方式可推進項目快速實施。
三、EOD型養老社區開發實施策略
3.1 利用并修復EOD型養老社區生態基底
要充分利用城鎮近郊河湖水系、山林地、自然保護區、生態綠廊等自然生態支撐系統和農田、林園、種植園、公園等人工生態支撐系統,共同構成城鎮近郊綠色生態網絡。通過生態修復和區域環境整治,形成EOD型康養生態基底,實現區域生態網絡重構和各種生態體系協同發展格局。構建生態養老社區,提升環境品質,為社區居民提供健康的高質量的生活環境。
3.2 通過醫療和大健康產業導入,形成虹吸效應
將綜合醫院、康復醫院、護理中心、中醫藥理療機構、健康保險機構等核心醫療資源作為養老護理產業鏈的“鏈主”導入城鎮近郊區域。充分發揮核心“鏈主”企業形成的“虹吸效應”,對醫藥生產、健康護理、營養保健、體檢機構、基因檢測、互聯網醫療等關聯產業分類吸納,彌補自身短板,實現多產業、多專業聯動,形成以“醫養”為主體的大健康產業集群,大健康產業集群分析詳見圖3。
3.3 利用環境優勢和產業優勢,打造EOD型養老社區充分利用城鎮近郊生態修復后的環境優勢,結合醫療保健、康養護理及相關醫養產業導入后形成的資源優勢,對老年人產生強烈的吸引力。打造的EOD型社區可為老年人提供自理、介護、介助等一體化居住設施和服務,為老年人提供舒適和諧的居住環境。另外,依托醫療資源,在社區中規劃建設康復醫院,提供綜合診療、急診救護、專業康復、保健服務,使社區老年人就近享受日常所需的醫護服務。同時社區內還將提供商業服務、餐飲服務、文化游娛、健身運動和安全設施等多種配套服務,形成完善的EOD型養老社區系統,滿足社區老年人居住需求、康養需求和社交需求。
3.4 完善適老化設計,提升配套設施服務質量
在養老社區中應完善無障礙設施,提供輪椅可進出的通道和無門檻的房間入口,設置帶有扶手的樓梯或者無階梯的電梯;配套專業醫療護理設施,設置專業的醫護人員,設置專門的健康檢查室和緊急救護室;同時應設立康復機構和健身設施,提供跌倒預防和康復護理的服務。力圖營造溫馨、舒適和安全的社區氛圍,并在社區中設置公共休息區、社區花園,為老年人提供舒適自在的休憩場所。
3.5 明確開發模式,優化開發路徑
EOD模式下的養老社區開發需將生態環境治理與產業開發項目融為一體實施,將生態環境修復、區域產業開發和養老社區建設統籌考慮,推動區域融合發展,實現生態環境資源化,產業經濟綠色化目標。因此,要整體測算項目成本和收益,合理預估生態環境溢價后的收益價值,明確社會資本的合理回報。
因此,可采用“政府政策引導+社會資本管理運作+農村組織參與”的合作開發模式。具體的開發路徑分為六個主要步驟:第一步政府積極推動EOD項目的政策引導和扶持,第二步吸引和鼓勵社會資本和當地農村組織積極參與,第三步由當地政府、平臺公司、當地村委會共同成立平臺公司,進行區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和基礎設施建設,第四步完成醫療大健康等相關產業導入,第五步對EOD型養老社區進行開發建設并完善相關配套服務,第六步通過康養產業和社區開發所產生的價值,完成收益回籠并反哺生態環境修復。

圖3 大健康產業集群分析圖
四、結 語
基于EOD理念打造的城鎮近郊養老社區以生態保護和治理為基礎、以醫養大健康及相關產業為支撐、以養老社區及配套服務設施的開發為載體。采用“政府政策引導+社會資本管理運作+農村組織參與”的組合開發方式。推動公益性強、收益性差的生態治理項目與公益性強、收益較好的康養產業有機融合,創造出舒適、宜居且環保的養老社區,為老年人提供最適宜的居住環境和配套服務,讓城鎮近郊養老社區成為一個多功能綜合性服務場所,更好地滿足城鄉老年人養老需求,高效推動城鄉統籌的EOD型康養產業發展。(作者:蘆守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