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經濟下行的壓力持續加劇,在這個時期政府部門需要出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持續增加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的發行規模。對于各個地方政府來說,需要抓住存在的各項機遇,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積極地籌劃各項儲備項目,加快資金發行速度,消除財政收支矛盾,充分地顯示出專項債券的作用和價值,促進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本章將重點研究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審計路徑,具體如下:
(一)緊盯專項債的總體情況
第一,掌握專項債的總體情況。財政部門調取出增幅的債務限額和發行額等數據信息,明確專項債的限額和資金投向等情況,可以選擇分年度或者是分地域等方式開展趨勢分析,明確各個地區具體的債券規模,掌握年度間的變化趨勢。
第二,設置完善的債務風險評估模型。財政部門調取地方財政決算以及政府性資金收入等數據,參考具體的債務率和利息支出等信息,設置完善的風險評估模型,實現審前評估各個地區的債務風險,如此也能夠確定具體的重點抽審地區。
(二)緊盯專項債限額以及發行管理
第一是需要嚴格審計新增債務限額的分配情況,能夠選擇在省級財政部門獲取新增政府債務分配的測算依據和決策程度等數據信息,分析新增的專項債務限額是否選擇了因素來完成分配,相關的分配因素是否可以和地方的財政情況、債務風險進行聯系,掌握資金使用的具體成效,而且要分析是否存在人為調整分配標準的情況,要是存在違規分配的情況,地區的債務風險也會增加。
第二是審核新增專項債發行的正確性,能夠選擇從省級的發改部門調取向國家發改委申報的新增專項債限額的需求文件和項目清單,在省級的財政部門獲取向財政部申報的增強專項債務限額的需求文件,也涉及了具體的發行項目清單和相關的審核意見,嚴格進行比較研究;重點分析項目審核債券發行之間的聯系,研究是否存在沒有經過審核或者沒有通過審核就發行債券的情況;調取項目的各項材料,分析是否存在項目申報不實或者是打捆申報的情況,如果難以正確評估項目收益,容易出現一定的風險。
第三是審核專項債券項目投向的合理性和正確性,針對那些發債資金量比較大,沒有經過審核或者是未通過審核的發債項目,分析項目投向的合理性、是否能夠滿足相關的支出需求、是否把資金放到商業化運作的項目上等,還需要分析債務高風險地區是否把資金使用到禁止性項目中。

(三)緊盯專項債資金預算的管理
第一是嚴格審核債券資金預算編制,可以選擇從財政部門調取新增地方政府的債務限額文件,獲取地方財政年初的預算草案等,分析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的編入年初預算情況,掌握專項的債務限額是否完整地編入了預算,對于債券資金是否能夠嚴格地進行細化。
第二是審計債券資金使用的績效性,在財政部門調取地方政府的債券發行和預算執行等數據信息,分析是否存在預算指標沒有及時下達的情況。那些已經下達的預算但是沒有出庫或者發行債項目存在重復等問題,其中容易出現資金在財政部門閑置的情況,難以發揮實際的作用。在財政部門獲取國庫集中支付的數據信息,分析是否存在虛增預算執行進度的情況,如今大量的債券資金沒有歸集到政府投資的項目中,因此存在資金閑置的情況,具體工作量的真實性也不足。
第三是審計債券資金的使用情況,在財政部門獲取國庫的集中支付數據信息,分析是否把專項債資金用到了經常性支出方面,而且需要分析是否及時置換存量債務,明確掌握是否存在償還隱性債務等,那些拖欠工程款的項目也需要被獲知,通過審計可以明確是否把這部分資金用到國庫款調度過程中。
(四)嚴格審計專項債運營管理
第一,需要嚴格地審計專項債券對應資產的管理工作,在這個時期需要設置專項債券對應資產的統計報告制度需求,分析專項債券形成的資產是否被及時登記,資產的底數需要做到清晰完整,專項債券要具備完善的資金劃撥流程,常見的問題就是舉債主體和資金管理主體存在矛盾、償還責任和經營收益權存在脫節、經營收益被隨意挪用等。要是地方融資平臺公司隨意地使用專項債資產進行融資擔保,就容易產生償付風險問題。
第二,審核專項債券項目的實現情況,在專項債券項目單位獲取專項債項目會計的核算信息,調取相應的銀行賬戶信息,仔細地分析專項債券的收益情況,項目收益需要及時上繳國庫,項目單位需要及時上繳還本付息的資金,通過審計可以明確是否存在項目收益無法覆蓋還本付息支出的情況,要是財政長期進行墊付,也容易產生償付風險。
(五)審計專項債償付風險
第一是審核專項債風險識別制度的建設情況,參考存在的各項約束制度需求,在財政部門獲取信用評級和績效評估等數據信息,分析市場評級的具體情況,市場評級存在同質化的情況,就無法充分地顯示出市場對于政府債券發行的約束,分析信息公開的具體情況,加強對收益的評估,評估和市場主體相關的收益風險,評估是否存在沒有明確績效評價內容情況,使得績效評價過于形式化。
第二是審計專項債券還本付息的保障情況,可以選擇在財政部門獲取財政預算等信息,分析專項債券還本付息資金納入年度財政預算的具體情況,分析債務償還本息資金的來源情況,要設置完善的償債計劃,正確使用資金償還利息,防止產生償付風險,針對專項債券還本付息開展中長期的支出測算,分析是否存在資金缺口。
第三是審計專項債務償付風險,在財政部門調取地方決算和風險評估等數據信息,聯系審計明確虛增財政收入和具體的新增政府債務等信息,以風險評估模型為基礎,仔細地評估地方政府法定債務和隱性債務風險。評估地方政府風險測算的具體實行效果,掌握各項關鍵因素,通過建立完善的全過程管理制度和風險防范制度,可以有效地應對專項債券償付風險。(作者:李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