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是國家發展戰略的重要一環,河南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2024年3月25日發布了《關于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 著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實施意見》。這一文件的出臺,不僅為河南鄉村振興指明了方向,更強調了鄉村規劃在鄉村振興中的引領作用。
一、河南鄉村規劃實施策略
(一)堅持城鄉統籌,不斷完善縣域鎮村體系
河南省結合鄉村人口變化趨勢,科學編制鄉鎮級國土空間規劃,以優化鄉村布局。同時,注重產業結構的合理布局,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在公共服務配置方面,確保鄉村居民能夠享受與城市居民相當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
(二)強化村莊規劃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規劃編制過程中,規劃編制部門應充分考慮村莊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求,分類有序地開展編制實用性和通則式的村莊規劃。規劃可以單獨編制,也可以多個行政村聯合編制,從而提高規劃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同時,強化鄉村設計和風貌管控,注重保留鄉村特點和原有風貌,避免過度城市化和商業化對鄉村特色的破 壞。
(三)發揮鄉村規劃委員會作用,推動村民深度參與鄉村規劃委員會作為規劃實施的重要組織,應充分發揮其作用,推動鄉村規劃師和村民積極參與鄉村規劃編制。通過村民會議、座談會等形式,廣泛征求村民意見,確保規劃符合廣大村民的意愿和利益。同時,應加強對鄉村規劃師的培訓和管理,提高其專業水平和工作能力,確保呈現高水平高質量的鄉村規劃方案。
(四)推進美麗村莊建設
美麗村莊建設是提升鄉村形象、改善村民生活質量的重要途徑。在規劃實施過程中,應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強農村環境整治和綠化美化工作。同時,應推動鄉村產業建設,提高農民收入水平,促進鄉村經濟繁榮發展。
(五)加強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河南省擁有眾多的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這些資源是鄉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關部門在規劃實施過程中,應加強對這些資源的保護和利用,注重傳承和弘揚鄉村文化。同時,應建立健全保護機制,加大監管和執法力度,確保這些資源能夠得到有效保護。
(六)依法依規做好村民宅基地用地保障宅基地是村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之一。在規劃實施過程中,應依法依規做好村民宅基地用地保障工作,包括合理劃定宅基地范圍、規范宅基地使用管理、保障村民的合法權益等。同時,應加大對違法違規用地行為的打擊力度,維護鄉村規劃的權威性和嚴肅性。

二、河南鄉村規劃的關鍵點
(一)優化鄉村產業布局,打造現代農業產業鏈
鄉村規劃在鄉村建設和發展過程中起引領和指導作用。有關部門在編制規劃階段應將產業融合發展、產業布局作為重要的考慮因素,在總體結構和發展戰略方面為鄉村建設指引方向。結合河南省交通網絡及特點,根據交通物流樞紐分布情況,統籌考慮糧食生產、儲存、運輸、銷售全流程的便利性,打造以鄉村為核心的糧食產業集群,最大化產業優勢和效率。
(二)建設鄉村示范村,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2023年9月,河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了第一批鄉村建設示范鄉鎮創建單位和示范村名單,示范村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鄉村規劃應注重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的打造。宜居,在狹義上定義為提供滿足基本生活需求的物質條件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在廣義上,關注人們的精神需求,包括安全感、舒適感、獲得感、幸福感等。在規劃層面,可簡化為住房舒適、整潔衛生、生活便利、方便交往、辦事快捷等關鍵詞。例如,在鄉村改造過程中,建議就地取材,保留鄉村建筑原有風格,通過優化結構設計,從采光、保暖、通風、功能分區等方面入手,增加住房舒適性。宜業即為解決農民的就業問題。有關部門在編制規劃時可結合鄉村特點,提出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文旅的發展思路,通過“鄉村旅游+康養民宿”等形式發展產業并實現宜業。
(三)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提升鄉村公共服務能力
在鄉村布局上,應以居民需求為依托,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包含道路、垃圾分類及處理設施、公廁、燃氣入戶、自來水入戶等,提升農民生活質量。在規劃階段,提出建設鄉村綜合服務點,實現快遞進村;建設老年人活動中心,發展鄉村助老,進一步提升鄉村公共服務功能。
(四)發揚鄉村文化,加強鄉風文明建設
鄉村文化振興有助于推進鄉村振興,河南省具有深厚且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每個地區的鄉村文化又呈現多樣性。在規劃階段,可依托文化和生態資源,發展經濟,加強鄉風文明建設;建設文化大院、村民活動中心、開展民宿活動等,促進交往,豐富鄉村文化發展。同時,保護鄉村文化遺產,增強農民文化認同感和自信心。
三、結語
在大力推進鄉村振興的今天,規劃引領、規劃先行至關重要。鄉村規劃是鄉村振興的第一步和先導工程,明確規劃方案更是鄉村建設的重要前提。截至2023年底,河南省的城鎮化率為58.08%,農村人口占比將近一半。因此,做好鄉村規劃,不斷完善鄉村規劃編制及實施機制,有利于提升村容村貌、改善人居環境,優化鄉村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推動農業強、農業美、農民富目標的實現。(作者:蔣璐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