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產業規模、產業鏈條、基礎設施、企業生態和應用場景五個方面,深入分析了四川革命老區低空經濟的發展現狀,從中提出消費市場培育不足、政策標準缺失、基礎設施薄弱、人才與產業短板、應用場景受限等關鍵問題。

一、四川革命老區低空經濟發展現狀
(一)產業規模:處于初級發展階段
四川革命老區的低空經濟產業整體處于起步上升階段,產業規模雖呈現出逐步擴大的趨勢,但相較于發達地區仍存在明顯差距。具體表現為:達州市低空經濟正處于快速發展的前期,各類項目和企業正不斷涌入,但產業規模仍處于積累和增長階段[6];南充部分無人機企業通過業務拓展,其產品在全國市場的占有率逐步提高,產業規模穩步增長[7];巴中市南江通用機場選址已獲軍方批復即將開工建設,通江、平昌兩個通用機場也被納入四川省通用機場布局規劃。此外,巴中低空經濟產業園項目已開工建設,將建成試飛場地、比賽場地及相關配套設施,打造應用場景,未來可吸引低空飛行器制造企業入駐,承接專業培訓及賽事承辦。
然而,總體來說,航空消費市場培育明顯滯后。以廣安低空紅色旅游項目為例,重慶至廣安的紅色旅游低空線路雖于2024 年實現首飛,但其常態化運營仍需根據天氣、客流等實際情況進一步協調,反映出航空消費群體尚未形成規模,低空旅游消費市場仍有待開發[7]。當前公眾對低空經濟的認知度和接受度較低,影響市場推廣進程。要實現產業跨越式發展,推動航空消費普及化至關重要。
(二)產業鏈:初步形成完整鏈條
四川革命老區的低空經濟產業鏈已初步形成上中下游協同發展的格局。具體表現為:上游領域實現關鍵技術突破。廣安華鎣市在玄武巖連續纖維原料均質化及池窯生產線等核心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該材料是無人機實現輕量化的關鍵基礎材料。依托此項技術,四川領神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研制出輕量化無人機零部件及整機產品,年產值突破億元。
中游整機制造承接產業轉移成效顯著。騰盾科創公司達州基地項目標準廠房已部分建成投產[11]。項目達產后,將形成年產30 架以上大型無人機及蜂群子機的批量生產能力,可為川東北地區提供應急通信、森林防火、人工影響天氣等多樣化服務,預計年產值將超過20 億元。同時,達州河市通用航空產業園配套路網、基礎設施建設及機場智能化改造等4 個配套項目正同步推進,總投資達37 億元。這些項目的建成投產將顯著提升達州在低空經濟領域的競爭力,進一步鞏固其作為全省低空經濟“第四城”的地位。下游應用場景日益豐富。達州將通用航空產業園已建成通航產業基地和區域應急救援中心。川東北—渝東北空中應急救援中心正式投入運營。目前,達州已開展短途載人運輸(已完成跨線航線試飛)、空中應急救援、無人機物流配送、低空觀光飛行等多元化應用[11]。龍昊航校每年培訓飛行員超過300 名;光霧山、天池部落等景區常態化開展低空旅游業務;巴中在航空物流、低空旅游等方面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9]。2023 年,南充成功首飛川東北首條無人駕駛航空器旅游觀光航線(采用廣州億航智能公司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同年,成都金堂縣至南充閬中短途定期載人航線開通,實現兩地間低空運輸常態化運營。
(三)基礎設施:建設加速但仍存短板
在機場建設方面,達州已完成河市民用機場改通用航空機場工作,并建成萬源運輸機場及宣漢、渠縣通用機場;巴中市恩陽機場于2019 年正式通航[9]。目前,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一是建設資金嚴重不足。在革命老區大規模建設通用機場及起降平臺所需資金巨大,但地方政府財力有限,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由于產業規模較小,自身造血能力不足,難以形成良性循環,繼續外部資金支持。二是基礎設施供給不足。主要體現在:1)機場設施數量短缺,東部省份單個地級市通常擁有多個通用機場,而老區多地級市僅有一兩個甚至空白;2)運行保障體系不完善,包括航站樓、空管系統、維修保障等配套不足;3)低空航路等基礎設施欠缺。以達州為例,現有垂直起降點數量極為有限,遠不能滿足未來發展需求。
(四)企業生態:龍頭企業引領發展
四川革命老區低空經濟領域已涌現出一批具有帶動效應的龍頭企業:2022 年,四川騰盾科創股份有限公司與達州市簽署合作協議,投資5 億元建設大型無人機裝配調試和低空飛行管理服務基地,規劃用地100 畝。達州高新區成功引進清華大學研發團隊,開發出國內首款超輕型復合翼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一期建設研發中心,二期規劃整機生產裝配中心。四川駝峰通用航空有限公司多個機型已入駐達州通用航空產業園。這些企業的入駐有力推動了產業園建設,助力其打造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北翼通航制造新高地、運營新樞紐和應急救援中心[6]。南充的四川沃洛佳科技有限公司深耕無人機水環境監測領域多年,擁有各項知識產權40項,其產品在全國水文系統應用率超90%,并入選水利部先進技術推廣名錄[7]。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巴中開展無人機監測網絡試點,服務國土、環保、水利等領域[11]。巴中臨港產業園建設持續推進[8]。廣安港務物流發展有限公司聯合科技企業共建川渝低空經濟廣安綜合技能培訓基地,在低空飛行技能培訓和人才培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9]。但總體來看,低空制造企業數量仍然偏少,且主要集中于成都。目前僅有騰盾、縱橫、駝峰等少量成都企業在革命老區設立分支機構。
(五)應用場景:多元化探索初見成效
達州、巴中、南充等地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低空旅游成為重要的應用場景。如巴中光霧山、南充嘉陵江沿岸等景區已推出低空觀光體驗。在物流領域,為應對電商發展需求,各地探索無人機配送模式,提升小件貨物的配送效率。廣安、南充等地通過專業培訓基地(如川渝低空經濟廣安綜合技能培訓基地)積極開展飛行培訓業務,為低空經濟的發展培養專業人才。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成效顯著。達州等重點推進低空應急救援應用,完善區域航空應急救援體系。
二、四川革命老區低空經濟發展的主要問題
(一)消費市場培育不足
航空消費市場發展滯緩,其主要原因為:一是宣傳推廣力度不足,多數群眾對低空經濟概念及具體消費項目認知有限;二是消費理念尚未轉變,盡管低空短途旅游的性價比優勢明顯,但消費者對其便利性還缺乏直觀體驗;三是eVTOL 等新型交通工具普及度低,目前僅在大城市試點運行,航線數量少,覆蓋范圍有限,市場知名度不高。
(二)政策與標準體系缺失
當前低空經濟政策環境存在明顯滯后性:一方面,由于產業形態快速演變,地方政府在政策制定上持審慎態度,因此各地政策遲遲沒有出臺;另一方面,部分地方政府對低空經濟發展潛力認識不足,反應較遲緩。技術標準體系建設面臨更大挑戰,需要產業鏈各環節主體如企業、高校、行業協會、政府部門等多方參與、協同推進,確保標準條款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
(三)基礎設施建設與產業配套滯后
四川革命老區低空經濟發展面臨的基礎性制約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基礎設施建設滯后。一是規劃不足,地方政府對低空經濟基礎設施需求預判不準確,缺乏系統性規劃布局,特別是對低空起降機場網絡建設重視不夠;二是資金短缺,受限于地方財政實力和傳統基建投資偏好,通用航空機場建設面臨嚴重資金缺口;三是市場信心不足,金融機構對通用航空項目收益預期信心不足而持保守態度,導致融資渠道不暢。另一方面產業配套不完善。一是上游配套薄弱,航空材料、電子元器件等關鍵配套產業發展滯后,導致原材料供應不足,采購周期延長,成本居高不下;二是下游協同不足,產業鏈各環節銜接不暢,未能形成規模效應和集群優勢,制約整體競爭力提升。
(四)人才短板明顯
在四川革命老區低空經濟發展中,人才短板問題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高端人才匱乏。低空經濟涉及航空制造、無人機技術等前沿領域,老區高校和科研機構資源有限,難以培養和吸引復合型高端人才。二是人才吸引力不足。老區經濟基礎薄弱,薪資水平、職業發展空間等與發達地區差距較大,無法吸引外來人才;而本地培養的技術與管理人才外流現象普遍,進一步加劇人才缺口。三是政策配套不完善。針對低空經濟人才的專項引進、培養政策尚未健全,跨部門協同機制缺失,難以形成系統性人才支撐體系。
(五)應用場景推廣受限
低空經濟應用場景在革命老區的拓展面臨多重制約:一是場景開發深度不足,目前應用領域主要集中在旅游觀光和應急救援,在農業植保、電力巡檢等更具產業化潛力的領域滲透率不足;二是消費市場培育滯后,這直接影響了應用場景的商業價值實現;三是配套支持體系不完善,包括應用場景開發的專項政策缺失、場景創新的金融支持不足、跨部門協調機制不健全等。這些問題共同制約了應用場景的深度開發和價值釋放。(作者:鄭曉霞,何先定,周仁建,唐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