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我們分析黔西南州康養產業發展優勢與現狀,從旅游業“六要素”角度出發,分析黔西南州康養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本章節將在此基礎上提出黔西南州康養產業發展模式建議,具體如下:
一、提高康養產業資源的“利用率”
通過開展科學研究,結合黔西南州康養產業發展規劃,深入挖掘與開發黔西南州在海拔高度、潔靜度、和諧度以及夏季溫度、中藥材種植與栽培等方面的特色與優勢。深入研究如何圍繞海拔高度做文章,打造康養品牌的同時開發康養體驗項目。隨著城市現代化發展進程,人們越來越憧憬清凈宜人的生活環境,要持續保護和改進黔西南州生態環境,加強造勢宣傳進一步擴大黔西南州“潔靜度”的影響力。要持續深入開展“加油文化”社會融入機制研究,真正將“加油文化”厚植于黔西南人民,形成獨具特色的城市文化;加大對溫度資源的利用和開發研究,形成一系列夏季康養產品與旅游服務產品,吸引更多游客前來體驗黔西南州夏季康養。進一步夯實“優產度”基礎,充分整合中藥材種植與栽培相關資源,形成相關產業鏈的同時開發康養系列產品,例如開發定制藥園,為游客提供藥材相關知識與康養知識的同時,為游客帶來藥材種植體驗等。結合黔西南州藥、食資源,開發藥食同源系列產品,形成特色康養產品等。

二、加強康養產業的“統籌力”
建立跨部門、跨產業的多元化的康養產業發展協調機制,確保康養產業的規劃與實施能夠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要統籌制定科學合理的康養產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路徑,確保各項措施能夠有序進行,同時要明確“康養+”文化旅游、休閑度假、戶外運動、食品藥品、醫療保健的發展規劃,進一步深化“康養+”多業態融合發展。要建立康養產業數據庫,定期收集和分析康養產業相關數據,為政策制定和產業發展提供科學依據。要推動康養產業標準化建設,制定相關服務標準和質量評價體系,提升服務質量和行業整體形象。要加大對康養產業的宣傳推廣力度,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提高黔西南州康養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要鼓勵和支持康養產業的創新,包括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管理創新,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要建立康養產業發展人才庫,培養和引進一批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康養產業專業人才。
三、擴大康養產業的“覆蓋度”
要加強旅游景點的整合與規劃,豐富1—2月、5—10月康旅精品項目,深挖資源開發3—4月、11—12月康旅精品項目,探索打造覆蓋“全季節”的康旅產業鏈。針對不同的社會群體、年齡受眾開發不同康養服務產品。例如針對老年人的養生保健服務、針對年輕人的戶外探險活動以及針對家庭的親子互動項目,并在項目中融入健康管理全過程,以滿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擴大“全受眾”覆蓋范圍。要基于以上內容,重新梳理黔西南州可發展的康養產業,規劃形成覆蓋全域的康養產業鏈,以產業鏈滿足社會需求,以需求拉動產業鏈發展。同時要通過健康教育、健康宣講、增設宣傳欄等方式提高居民的健康素養,提升其對“康養+”產業的認知度和參與度,最終形成“全域全鏈”的康養產業發展新格局。
四、擴充康養產業的“人力資源”
深入實施“雁歸”計劃,為返鄉創業人員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包括稅收減免、創業指導、市場開拓等,以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同時,通過建立人才回流機制,吸引在外務工人員和專業人才回鄉就業,為康養產業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深化政行企校合作,動態調整康養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向及人才培養方案,提升康養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確保學校培養的人才正是社會所需要的。要進一步加強康養相關人才的培養和引進,鼓勵在職人員參加康養產業相關的培訓和進修,提升其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建立康養產業人才激勵機制,通過提供有競爭力的薪酬福利、職業發展路徑和良好的工作環境,吸引和留住人才。此外,還可以通過政策引導,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康養產業人才的培養,例如通過稅收優惠、資金支持等方式,促進康養產業人才的多元化發展。最后,要加強康養產業人才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的康養理念和服務模式,提升本地康養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五、提升康養產業的“品牌度”
利用黔西南州獨特的自然風光、民族文化以及中藥材資源,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康養產品和服務,如結合苗族、布依族等少數民族文化,打造民族特色的康養體驗項目,如依托苗藥、布依藥等傳統藥材開發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健康品牌產品,如藥浴、藥膳、藥茶等,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健康養生體驗,塑城市康養品牌。通過舉辦康養文化節、健康旅游節等活動,加強對外宣傳,提升黔西南州康養產業的影響力。要注重康養品牌的質量管理和持續創新,確??叼B產品和服務能夠滿足市場和游客的不斷變化的需求,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做優做強一兩個康養品牌,以點帶面,促進黔西南州康養產業的發展,例如以“民族文化+抱團養老”為主的納具·和園、以“民族醫藥+醫養旅結合”為主的草喜堂、以“森林康養+現代輕奢體驗”為主的云屯生態旅游度假區等。
六、改善“交通便利性”
改善“交通便利性”是提升康養產業吸引力和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之一。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快建設完成“盤興”高鐵路段,提升道路網絡的通達性和便捷性;優化現有交通路線,增加通往主要康養旅游景點的公共交通頻次和班次,確保游客能夠方便快捷地到達目的地。做好景區停車位規劃,以滿足自駕游客的需求。發展智能交通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提高交通管理效率,減少交通擁堵。加強康旅景區內管理,例如禁止游客車輛進入萬峰林景區內,同時加強景區內自行車、電動車租賃點的管理。加強“交旅”合作,實時更新交通信息,為游客提供準確的出行建議和路線規劃。在航空方面,根據現有需求,適當增加航班的班次,同時面向康養需求較大的城市豐富和拓展航空路線,以提高相關群體來黔西南享受康養產品與服務的便捷度。(作者:王云、李凌燕、原暢)